【記者嚴光澎報導】洪偉清1970(民國59)年出生於澎湖,從小的就夢想未來可成為一位「軍人」或「老師」或是「科學家」,1985年15歲離開澎湖的家至高雄就讀中正預校,開始圓夢之旅。
1988年就讀陸軍官校物理系,1992年畢業任中尉排長,開啟我軍旅與學習生涯。畢業以全校第二名成績留校擔任排長。1993年考取科技軍官班並獲得考碩士的機會,經4個月的準備順利考上多校研究所,1994年選擇就讀中央大學的物理研究所,1996年直攻博士班,2000年博士畢業,返回陸軍官校擔任連長兼助理教授,2003年調為專任助理教授,開始投入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2006年升等副教授,2011年升等教授。
學術專業是生物物理領域,主要研究生物膜結構與藥物的交互作用,結合教學與研究,共研發三套實驗技術,包含x光繞射技術、指向性雙光譜技術及螢光顯微技術,分別用於生物膜結構觀察與測量生物分子在膜中狀態及胜肽與脂膜作用的動態研究。2003年起為培養陸官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開始每年在暑假都是安排1~2週的生物物理科學營,提供有興趣的陸官同學參加,透過密集的訓練後,讓學生開學後即能進行專題研究,其間也帶領陸官同學參加物理年會及生物物理年會,並在壁報論文競賽中多次獲獎。
2008年起開放高中生參加陸官科學營,每年開放50位高中生参加,但陸官的志工也將近50位,由陸官學生帶領高中生一起進行實驗探究,發現這種利用營隊方式,可有效激發同學的學習動機,且發現同學可樂在其中。連續四年辦理百人以上活動經驗,在2012年接辦「第一屆全國物理教育聯合議」,吸引600餘人到陸官參加,透過這次活動讓洪偉清認識很多國內科學教育領域的師長,也為後來投入科學教育推廣建立很好的人脈資源與能量。
2012年當選物理教育學會副理長洪偉清,認識了很多對科學教育非常熱情的師長,開始大量投入科學教育的時間,當年首次獲得國科會(現在科技部)科普計畫補助,讓洪偉清有能量走出陸官投入偏鄉科學教育的推廣,而澎湖是第一個選擇推廣的地方,因為這是我的故鄉,知道這裡非常缺乏科學教育資源,透過計劃也讓系上的老師一起參與科普推廣,每年都研發不同的課程,提供偏鄉的孩子也能參加很棒的科學營隊,連續10年的計劃補助,由每年數百人參加到每年上萬人參加科普計劃的活動。活動的場次由每年十幾場到近百場,參加的對象由學齡前到樂齡皆有,每年也配合各博物辦理對全民開放的科普闖關,每年有數千人參加,讓科普計劃的CP值不斷創新高。
洪偉清2016當選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長,適逢新課綱正準備啟動,探究實作的推廣也成為學會的首要工作,因此連結各校科普計畫,開始推辦「全國巡迴探究實作科普推廣活動」,透過合作的方式,讓活動的能量大為提升,每年安排將近百場的科學營,從幼稚園到樂齡都有,每場也都有多位教授共同合作,每年有高達1萬多人参加活動,到2022年共累計辦理740餘場次科學營,新開報導也高達近400餘則,總參加科普活動人數累計高達13餘萬人,並讓科普活動成為學會重要推動項目。
2017年配合新課綱未來的需求,提出籌辦「全國高中探究實作競賽」並邀請各校高中參加「物理教育推動聯盟」,藉此協助國內推動探究實作,透過競賽來建立自然領域「素養命題範例題庫」及提供更多可融入課程的「探究實作素材」也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2018年邀請大專及高中各16所學校加入聯盟,2019年邀請智榮基金會由施振榮出席代表簽署,2020年邀請科教館、科博館、科工館、海科館及海生館,由5位館長親自出席簽署合作協議書,累計至2021已有90餘個單位参加物理推動聯盟,透過聯盟有效鏈結大學、高中、博物館及企業界,也讓後續的科學推廣具有多元發展基礎。
2018年首屆「全國高中探究實作競賽」成功辦理,共吸引9百多位高中生參賽,2019年有高達2600餘人参賽,第三屆受疫情影響,仍順利舉辦有2800餘人報名,後來因防疫而取消個人報名,僅開放學校團體報名,但仍有高達2450餘人參加競賽,其間洪偉清也開發近40套探究實作教材包,可競賽及各校推廣使用,也透過多位熱情專業的高中老師投入,成功開發百餘題符合素養導向試題範例,有效激發師生及家長對探究實作的重視,也讓國内新課綱的實踐能更順利的推動。
2020年開始投入推動跨域學習營隊,以科技部科普計劃為基礎,整合科教館、科博館、科工館、海科工、海生館及晁陽農場等單位的教育資源,規劃結合各館特色與探究實作元素,設計出跨域探索學習課程。2021年開始推辦各種跨域探索競賽營讓國中及高中參加,讓年青學生透過科學營能接觸更多面向的科學新知,同時也讓科普及探究實作元素一起融入活動,這個營活動内容與資源也相當豐富,因此也非常受到年青學子的青睞。
在科普計劃支持下,同時也透過跨計劃合作及募資的方式,在2018年同步舉辦兩個全國性競賽活動,一個是「全國大專暨高中物理辯論賽」,另一個是「全國科學教具創意設計競賽」,其中「物理辯論競賽」目的在建立探究實作的歷程及科學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而「科學教具競賽」是希望鼓勵全國師生結合課程投入教材教具的研發,讓探究實作能與課程能有效結合。 2021年結合科工館、屏東大學及探究實作學會,合作辦理「創意實作競賽~天降喜蛋」,結合科學原理、藝術創作與力與運動及團隊精神等元素,提供國高生參加,讓跨領域活動成為全國性的競賽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透過競賽交流提升科學素養與能力。
2021年透過科普計劃與博幼基金會資源合作,有效鏈結博幼各地區教學中心的課輔師資,透過培訓營方式並與科學營志工服務,以瞭解科學活動辦理方式,讓博幼老師一起體驗有趣的科學活動,讓弱勢的學童也有機會多元的課輔活動,因此這合作希望讓教師達增能目的,更期待老師能活動元素融入輔導課程,藉此以激發這些孩子的學習熱情。2022年博幼基金會唐傳義董事長的支持下,正式開辦「第一屆科普活動師資培訓營」,由洪偉清教授以主題方式設計教材包,每個主題以3小時為基準進行課程設計,每個主題內包含4個實作及數個闖關設計,參與培訓老師可藉實作及闖關體驗,以瞭解教具的使用並藉由教授演示及說明以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最後也讓老師以教育中心為單位進行分組,針對研習內容如何轉化成各中心未來要辦理的活動進行規劃與分享,這個合作也讓科普推廣觸角更加寬廣、影響也加深遠,為弱勢孩子建立新的學習模式。
2021暑假結合疫情開始辦理數位探究實作科學營及跨域探索科學營,透過與科博館、科教館、科工館、海生館及海科館五大國家級博物館及通過環境認證的晁陽農場合作,經辦海洋生態、海科科技、綠能發電、食農教育、環境教育及各種創意與探究實作等多元跨域活動,提供國高中學生参加,藉此讓年青學子可探索自己未來的發展。
2022暑假特別結合馬公縣政府及馬公市樂齡學習優質中心合作辦理首屆「澎湖樂齡科普推廣師資培育營」,結合科技部科普計劃資源,培育在地化科普推廣師資,以日常物品為主要設計理念,設計成有趣的實作課程,提供給長者體驗不同的樂齡活動,提供長者活動與交流的機會,體驗不同的樂齡活動,進而激發長者創意思考與動手實作的能力,以達科普教育普及化的目的。
科學教育推廣應具的特質與精神,就如同PHYSICS這單字,「物理」乃是「萬物的道理」是科學的基礎,非常重要,但常會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產生「霧理」最後變成「勿理」,這與我們希望的學生達「悟理」目的相差甚遠,因此我希望的「物理」教育應是如何?可以將PHYSICS拆成PHY SISC,前面是物理英文縮寫,後面為給予這教育推廣應具有的特質,包含科學性S(scientific)、趣味性l(interesting)、驚奇性S(surprise)及創造性C(creative),而科普活動若能將上述特質融入,這樣科學教育就有機會變的「有趣」又「好玩」,又不失科學本質,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與創造力。
這是洪偉清的科普奇幻之旅,他不曾想過科普可以這樣推廣,也不曾想過自己能有如此大的能量,這個旅程有很多貴人及好朋友支持,每個脚步都有故事也有感動,支撐者一群熱情科普推廣者,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每個經歷都是能量的累積,這份熱情才能一寸一寸向外擴散,這歷程最深的體會是「努力」與「毅力」成就不平凡,而家人的支持更是最後決定是否能走遠的最關鍵因素。
△洪偉清(澎湖人,中央大學的物理研究所博士)的科普奇幻之旅。(嚴光澎攝)
新聞報導:https://penghudaily.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_140.html (澎湖日報)